遠在戰國時期,孟子以「人之大患好為人師」勸戒人們:其實每個人在求知的路上唯一的負責對象只有自己而已,「好為人師」的虛榮心和自滿讓自己看不清盲點。而古語今用,孟子這句話其實不只可以供每一位「學習者」省思,同時也提醒每位「教學者」在教學上應時時警惕的自覺──既然在求知的路上只能為自己負責,那傳統教學上強調「單向知識灌輸」的效度可以再被檢視;甚至,教師應該小心避免將「教學」無形中視為個人的舞台。

        從這個角度來看,「探究教學法」可以說是補足這顧慮的方法之一。


◎什麼是探究教學法?


        傳統教學著重「單向知識灌輸」,它的隱憂是學習者在過程中被剝奪自主學習的機會,導致「不知道如何思考/解決問題」、「不知道為什麼要去求知」等現象。「探究教學法」便是反過來著重「自主學習」,給予學生「互動/觀察」、「提問」、「探索」、「發現」的學習權利。像是小孩子自然具備的探索世界的熱情。

        廣義的探究教學法包括:歸納探究(inductive inquiry)、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發現學習法(discovery learning)、蘇克曼探究(the suchman inquiry model),他們均主張讓學生高度參與教學、教具、環境互動。「探究」是一個「發現」的概念,學生在這樣的訓練裡被賦予對於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學習去形成問題、選擇探究方法、指出結論、類推;同時,在教師的幫助之下,「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習如何學習」的絕佳機會。

        在探究學習法中,學習者可以培養延緩解決問題時的喜悅和能力感,而不是倚賴立即回應老師答案即能獲得報酬的態度;且「知識」經過個人的求取歷程,也有助於日後回憶。教師在「探究教學法」的角色,是「幫助學生發現訊息的學習淨化器和觸媒」(沈翠蓮《教學原理與設計》,p.328)我覺得非常精準。教師主導學習不再是關鍵,而是設計情境刺激學習,並過濾學習的雜質和阻礙。教師需注意「找出一種令人迷惑的情境或能吸引學生的問題」、「在程序開始之前/學生有困難時,決定提供學生多少補充資料」。

       常見步驟:1.引出動機或概念分析:包括引起動機、列舉概念、概念分類,及確定名稱等四部份。2.歸納通則:包括蒐集資料、分析資料及發展假設等三部份。3.證明及應用:包括證驗假設、應用通則、價值澄清和行動等三部份。

 

 

◎探究教學的實例──大學殿堂自主學習

      

       「探究教學」實踐得最好的場域之一是大學教育。

從高中跨界到大學,很多人首當其衝的不適應便是:讀書的方式改變了。高中老師上課要求要有脈絡,適時提供講義、整理好的筆記大綱,盡可能補足細節,學生只要願意靜下心來好好把這些知識「啃」進去,考試成績便會高分。大學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大學教師提供學習方向、研究方法、參考資源,但開啟學習之旅的「責任」在學生個人,「考試成績」也不一定是學習良好的保證。教授授課的目的不再是確保知識的百分百吸收,而在於向學生展示一種引人入勝的知識,召喚學生自己向前奮力求索。

以我自己的經驗,大一的課業真的感覺很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要怎麼「念書」,不懂為什麼同樣陌生的申論題,別人可以洋洋灑灑地書寫我卻胸無點墨;更驚訝有些同學可以在課堂上和教授侃侃而談,彷彿他也是長期關注的專家。老師沒有教到,為什麼他們會?

直到第一次的學院報告寫作之後,我才對所謂「知識探究」有深刻的體認。印象中有幾次感覺自己渾身發光發熱的報告撰寫,那真是很寶貴的學習經驗,僅在此提供一則教授當時以什麼樣的「惑」開啟學生一段探究過程:

 

詩經選讀-簡良如教授

教授給出「惑」

《詩經》參與了廣泛的空間和時間。上起西周初年,下迄春秋中葉,綜括約五百多年;從商周末到春秋中期間亦橫跨東至渤海,西達六盤山,北起滹沱河,南到江南流域的廣袤地域。然而《詩經》卻彷彿是一個渾然一氣的作品,許多不同時代下各式水木蟲鳥的詩篇,竟可以在《詩經》中以同樣的意象解碼之。(為什麼呢?!)

請選擇一個「元素」,例如自然景物的水、風、谷、林木、高地、雎鳩、荇菜、葛藟、唐棣之華;人為名物的琴瑟、鍾鼓、絺綌、宮廟;象徵性舉止的采、芼、寤寐、歌語言等等,以此原素貫穿整部詩經的閱讀,最後試圖觀察、歸納出此一元素在詩經裡的意象解釋。

我在過程中的收穫

何以這些名物營造的「意象」是作者和讀者共同的默契?它們如何被人們「共同認可的細節」形塑?為什麼「是」這些細節可以用來理解與想像「意象」,而不是其他的細節?

◎《詩經》的質性是樸實的、寫實的,其書寫材料植基於先民的真實生活以及先民對自身所處世界的價值認知。那些祭儀、作物、歌舞、建設等等,素描出先民的生活場域與情狀;日月星辰、風雨雷虹、林野原隰、山崗洲渚[1]等等構成客觀存在的自然背景,它們之間的關係為何、它們怎麼在人們的想像排序中「出場」、先民如何形容它們、理解它們,亦透過《詩經》中的語言紀錄反映出先民眼睛所張望出去的世界;我們最後看見的這一大塊圓滑光澤的「詩經」,其實某種程度上很真實地總和出中國文化的源頭的時代,先民對世界的認知與想像。

◎我選擇的元素是「麻」。後來我才知道,「白茅」是古代用來祭祀和齋戒的禮器之一,久而久之先民對白茅的聯想便是婚娶、隆重、信誠、尊敬、主無咎、主吉慶。由於「麻」和「白茅」兩者外型和民生功能相似,「麻」在先民的聯想認知裡,亦隱約掛鉤「白茅」的隱喻。因此當《詩經》裡的「麻」出現的時候,現代讀者對於婚姻、聖潔等解釋便要敏銳起來才是。

        教授一開始給出了一個神祕的問題,讓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接著又提供我們一個近身接觸這個問題的方法(選擇一個元素,整理歸納),學生有方法可以下手「探究」,不會無所適從。我覺得這是我作為一個學習者,收穫頗豐的一次「探究教學」的經驗。

 

◎設想「探究教學法」的應用(步驟參考自歐用生教授)

       

(歐用生,民76,234-242)

「探究教學法」應用在中西風格比較教學

  1. 1.      引出動機或概念分析:包括引起動機、列舉概念、概念分類,及確定名稱等四部份。

 

  1. 1.      引起動機:德國改編民謠〈菩提樹〉。這首歌的歌詞給你什麼感覺? 為什麼德國的「椴樹」翻譯過來就變成「菩提樹」呢?http://blog.udn.com/mushiner/3290912「椴樹就是椴樹」還會有同樣的感覺嗎?
  2. 2.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教師指認出文學會受到時間地域影響、怎麼觀察出這種不同)
  3. 2.      歸納通則:包括蒐集資料、分析資料及發展假設等三部份。

 

請將這樣的差別放在心裡,回去蒐集相關資料。可以是歌詞翻譯、詩歌、卡通動畫、小說改編電影等等。

(例如以「月亮」為題:那麼中/西的月亮出現的時候常常是什麼情緒?講什麼事情?它表現在愛情上、思念、親情、友情、孤單……中/西有差別嗎?)

  1. 3.      證明及應用:包括證驗假設、應用通則、價值澄清和行動等三部份。

 

教師整理學生分析觀察的結果,跟大家分享。簡介現在「文學比較」學派的方法以及著名例子作為總結。

 

◎延伸閱讀

 

○探究教學輔導網

http://120.107.169.111/index.php

介紹五類教學方法

(推薦!!! 綜合說明又簡潔清楚!!!)

http://tw.myblog.yahoo.com/yyy888-888/article?mid=650&prev=651&l=f&fid=16

○阿摩協同筆記──第十一章 探究教學方法與設計

(推薦!!!將探究教學法整理得很好!!! )

https://sites.google.com/site/yamolnote/member/jiao-xue-yuan-li/di-shi-yi-zhang-tan-jiu-jiao-xue-fang-fa-yu-she-ji

○簡介探究教學法http://140.127.36.251/e-journal/%E8%A9%A6%E5%88%8A%E8%99%9F%E7%AC%AC%E4%B8%80%E6%9C%9F/06%E7%B0%A1%E4%BB%8B%E6%8E%A2%E7%A9%B6%E5%BC%8F%E6%95%99%E5%AD%B8%E6%B3%95_%E5%8A%89%E7%BE%8E%E8%8A%B3_.pdf



(常使用於科學教育的「探究教學法」:)

科學探究的技巧與步驟

http://www.ied.edu.hk/apfslt/v2_issue2/tsewc/tsewc2.htm

一位化學老師實施探究教學的歷程與省思

http://www.ord.ntnu.edu.tw/ntnuj/j53/j532se-4.pdf

 


○簡良如教授的詩經研究《詩經論搞卷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1787

李湘《詩經名物意象探析》(1999.7初版,台北:萬卷樓出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34223



[1] 此分類名目取材自:周玉琴〈詩經天文地理意象研究〉(1996,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目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探究 意象 求知 自主
    全站熱搜

    lichulizvu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