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14()下午,連綿陰雨,我在課堂上再一次聽見傅麗玉老師宣揚原住民教育。從前修過老師的課,當時感覺老師和我們是很不一樣的人,一時之間無法打心底喜歡、接受,但是真的很佩服她可以在自己的理想上耕耘這麼久,猶對之充滿熱情。我以為我已經「知道」過她的理想,也已經「體會」過多元帶給我的震撼,但是我不知道,偶然間再次領會,感覺依然強烈甚至感觸更深。

 首談教育的建構主義──為什麼我們要多元文化

        我們拿到照片,會先看什麼呢?

先找自己;找不到,再找跟自己有關的人;再找不到,找跟自己有點相似的人……,傅麗玉老師首先給出引人入勝的開頭,提到建構主義最基本的理念──「知識不是被『給』出來的」。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會依據其文化背景與生命經驗,發展出自己的成長之旅;每個人都會因自己的文化及經驗被濡養,同時也受到侷限,對於同類的、熟習的,比較容易接受與理解。

套句佛家語,這是「三千世界」。

身為教育者,傅老師質疑「給」出來的知識究竟對受教者有多大的幫助?她在建構主義的立場,認為我們應該承認「三千世界」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學習與之「對話」。尤其對於在漢人教育環境中的原住民小朋友來說,老師可以「給」出他們熟習、重要、最能有效吸收的知識嗎?如果我們做不好,我們難道不是產生不公義的族群弱勢的共謀之一嗎?

        她講了部落裡一個生物課老師與同學分享貓頭鷹頭骨的例子。貓頭鷹是泰雅族的禁忌,老師並不知道,因此整個班上的小朋友開始尖叫、往外跑不敢看。但是,如今天是發生在平地的漢人學校呢?如果整個班上只有我一個泰雅族小朋友、只有我一個人害怕,那我要怎麼辦?       

        除了文化層面,我覺得傅老師還提醒了我們一個好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唯物面。她觀察到近幾年的全國科展都沒有原住民小朋友得獎,因為很少人參賽:「我超級痛恨做科展的要用那個板子(展示牌)……你要叫山上的小朋友怎麼把它們搬下來?搬到大城市裏面?」後來傅麗玉教授親自到部落裡架設網路,教大家使用電腦,然後,舉辦「原住民華碩科教獎」,審查科展的過程都直接搬移到網路上。我們現在對於文化歧視的危險性已經很有自覺了,幾乎不再直白地去反對別人的文化,甚至常把「尊重」、「多元」等字眼掛在嘴邊。但是除了主觀意識所造成的「歧視」之外,更隱而不顯的是政經力量上的「不方便」所帶來的歧視。老師注意到了這一點,同時致力於這方面的改善。

WOLF教學模組

我們所感知的,比我們所意識到的還多很多」傅麗玉老師研發出一個教材設計的模式,著重真實經驗與知識的連結,希望以學生的經驗做「藥引」,開啟他們對知識的有效探索WOLF的結構分成五個進程:

  1. 傳承傳統世界觀: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文化經驗出發,例如請耆老來課堂介紹竹槍。
  2. 表達自我世界觀:「對話」,設計適合學生發表自我的情境,使之萌生學習興趣。
  3. 探索世界觀:動手做、做中學、接觸,在過程中發現問題。
  4. 形成新的世界觀:帶領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學習「知識」。
  5. 連結兩造世界觀:將「經驗」與「知識」結合,構築新的認知。

透過這樣的方式,對於非主流文化的學生來說,他們將更容易學習;而對於象牙塔裡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設計亦是他們向世界拓展多元想像、培養多元修養的絕佳機會。 

是的,這條線會開一道縫,讓幾個人過來,或許也會向另一邊位移幾寸,圈入更多的人。然而界線兩邊,人的移動方向,卻是不可逆的。總是這邊的去叩門,祈求那邊的人開門。那邊的人並不覺得有需要跨過界線,來這邊學點什麼、交交朋友、受一點驚嚇、或大吵一架。」(胡淑雯〈界線〉)

 已經有像傅麗玉教授這類,勇敢有夢的人率先跨過界──透過教育,從小開始,我覺得也是時候該讓主流文化跨到界線的另一端了。

教案舉例檢討

 http://dlm.ntu.edu.tw/CIDC/94/001/index.html

       張敏琪老師的教案,結構相當嚴謹,知識性的內容按部就班設計得很準確。可以再做得更好的地方(誠如傅麗玉教授的提醒),是「建立知識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為什麼學習墓葬文化對我來說很重要?墓葬文化跟我有什麼關係?諸如此類的疑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如果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先設計讓學生有自我表達的機會,例如喪禮、掃墓、節慶的經驗分享,再帶到此類儀式對文化的重要性、在歷史洪流中如何演變、小致地方文化大致中西文化所造成的差別......,或許會更好。


 

arrow
arrow

    lichulizvu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